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教学质量简报
第二期
按语: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在2017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状态数据平台统计数据(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的基础上,完成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质量年报(2018)的编写和上报工作。为了让教职员工更好地了解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总结上学年所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继续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我们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质量年报(2018)的主要内容节选出来编辑成本期教学质量简报,供交流参考。
一、办学条件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建制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一)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2015年在市政府支持下,我校在溧水区开始建设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新校区,新校区还专门规划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总投资近10个亿。
2017年,学校经费收入总额10,423.33万元,地方财政专项投入413.60万元,我校还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条件、办好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坚实的保证。
(二)教学单位概况及办学资源
2017年7月机构设置调整前,我校有工商管理系、财会金融系、社会管理系、艺术设计系、信息技术系、工程技术系6个教学系(机构调整后设置:财金与商贸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文创艺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公共教学部五院一部)以及高淳、溧水、鼓楼、江宁等11个办学单位,累计开设了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等9个门类34个专业(含专业方向63个),共计在校生6105人。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方向,为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在校本部投资建设了软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物流技术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室等103个校内实训基地,并先后与政府、金融管理、IT行业、旅游服务行业等单位合作,建成了146个校外实习基地。
图1:2016-2017年学校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分布图
我校生师比14.37,较上年专任教师比例有所上升;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5.66%;我校在网运行的计算机4330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10.7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310.41元,较上年增加15106.55元;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8.91,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教育部指标要求。
表1: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指标 | 合格值 | 限制招生值 | 2015年 | 2017年 |
生师比 | 18 | 22 | 12.53 | 14.37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15 | 5 | 71.43 | 55.66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14 | 8 | 19.58 | 18.91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4000 | 2500 | 11357.9 | 28310.41 |
生均图书(册/生) | 80 | 45 | 58 | 82.98 |
(不含系统办学单位数值)
二、学生工作
我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注重辅导员岗位技能比赛,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常年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艺术展演、学术讲座、科技发明、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过程。
致力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以文化育人为主线,精心组织了校园辩论赛、寝室美化评比大赛、数字速录大赛、经典诵读比赛、职业规划大赛、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专业技能竞赛,迎新晚会、校园篮球赛等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我校学生的在校体验,打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又以实践育人为依托,扎实开展了各类敬老助残、义务支教、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关心留守儿童等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了青年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打造出我校的志愿服务品牌,成效良好。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总数已达46个,涵盖了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公益服务、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逐渐形成“以活动吸引人、以组织凝聚人、以服务感召人、以创新发展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表2:2016-2017学年学校学生社团情况统计表如下:
社团类别 | 社团名称 |
文艺类 | G-Romance街舞社、D舞元素街舞社、吉他社、明天剧团、手语社、影妆社、动漫社、舞蹈队、一木手绘社、摄影协会、DIY创意工坊、韩语社、文学社、礼仪社、读者协会、书法社、传成棋社、墨韵书画社、烹饪社 |
公益类 | 社工协会、阳光心协 |
体育竞技类 | 篮球社、跆拳道社、太极社、羽毛球社、武术社、足球社 |
乒乓球社、轮滑社、健美操社、尚武散打社 |
社会实践类 | 睿智工作室、科技创新社 |
学术科技类 | 电子科技协会、会计社、日语社、MO社、计算机协会、魔方工作室、数据无极限、公共关系协会、网罗网乐、java社团、跨境电商、理财达人、英语社 |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每年在学生入校后的10月份安排新生参加心理普查,对心理数据异常的学生重点关注,建立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中心还开展“自信心养成”、“自我认知”、“乐观心态培养”、“人际关系”等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在每年“3.20”、“5.25”组织各项心理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学,解答心理困惑,营造阳光、健康的校园精神,塑造积极、乐观的大学生活。
(三)深化公共课程中实践教学的育人理念
在公共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军事理论、公共选修课和公共艺术课等,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四)开展多种形式创新创业教育
我校专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制度与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创新相关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课”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创业创新认知”系列讲座。
(五)提升就业指导效果
我校一直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关键指标。学校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形成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运行机制。学校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举办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学生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7%,比2015届(91.5%)高2.2个百分点,与江苏省高职2016届(93.7%)持平。
三、教育教学改革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继续推进“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改革,着力推动真实场景与虚拟平台互补的实践教学,围绕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智慧教、自主学、智能做”的教学目标,践行基于工学结合的“能力素质并重,智教实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各专业(群)也分别形成了“三融合”、“三并重”、“四方联动,项目运作”、“双元四级实训”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促进校企合作
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前,我校已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46个,其中既有沃尔玛、宜家、欧尚等国际知名公司,也包括了苏宁易购、中国银行、苏果超市、京东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既为学生提供了在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机会,又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建设精品课程
评建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34门院级精品课,带动了全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143门课程、共同编写29种教材(含校内实训教材),建成53门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微课、题库、文献资料、网上答疑、作业、交流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支持工具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并与教师在网上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互动。
(四)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
我校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和名师效应,带动专业群的发展。已有十余名通过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并已结项。在现有教师中,有省“333”人才培养对象1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
(五)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校全面修订和完善了如:《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学院考试管理规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等各类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建立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总结、教研室活动、校院各类型教学听课等制度,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试卷、课程小结及实践环节等教学基本文件管理工作,也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六)提高科研水平
我校近几年教科研工作的成果层次不断提高,水平不断增强。2017年,组织申报18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功立项10项基金指导项目和4项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组织1项课题申报“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成功立项1项。
我校主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的意识也有明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至目前,2017年已申请受理11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外观专利3件。
(七)开展改革探索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总结出一批创新举措和经典案例,汇总如下(详细内容见附件1)。
表3:创新举措
表4:经典案例
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做好评估整改工作
我校进一步推进评估整改工作,巩固高职评建成果,制订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方案》和评估整改工作任务分解表。通过60多项整改任务的开展,着重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体制机制、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实训教学软硬件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撰写完成《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评估整改工作报告》。2017年5月上报江苏省教育厅并获通过,完成阶段性评估整改工作。
(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我校全面修订了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学教务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制定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实训管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六大类45个。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在做好全面检查、督导听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各常态化教学检查关键节点,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并出台《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案》,进一步完善监控体系,使教学管理过程更加的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同时,积极探索督导工作的方式和机制,建立校院两级督导体系,制定《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并积极开拓创新,加强对外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科研水平。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与麦可思数据公司合作,对半年后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并向社会发布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三)优化专业设置
学校紧密契合南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升质量,加强重点品牌专业建设。建设了计算机通信、财经商贸、旅游管理、建筑工程、艺术设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近6个专业群、34个专业。校企合作也不断深化,共有沃尔玛、宜家、苏宁、中兴通讯等近百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协议。学校一直加强重点、品牌专业布局建设,完成2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完成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与实践团队的2个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物流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4个校级品牌专业。
(四)取得一批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加快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完成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的申报、3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改结项、48项校级教改课改结项、8项校级立项教材建设、12门校级精品课程结项整改工作,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完成建筑工程实训基地、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市级重点实训基地的结项工作。
2017年,我校共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29项,在已经结束的竞赛中,有14个竞赛项目获奖,其中获得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5项、个人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7项,共有47人次学生获奖。学生通过参赛锻炼了能力,检验了“智教实学”成果,也为学校取得了荣誉。
五、社会服务
我校为满足各类各层次教育需求,承接来自行业协会及有关部委的多项委托考试,多年来组织在校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和应用能力考试、普通话测评、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营养师、物流师、营销师等考试,还常年承接了证券、期货、公务员考试、建造师、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等考试。近几年来,美国AP考试和新托福考试在我校新设考点,七年来已有超两万人次参加,托福已有近万人参加,多次被相关主管部门评为信得过考点。另外,我校举办各类培训班180余个,涉及培训项目20余项,培训人数8000余人。
六、合作办学
2017年5月,我校共计选拔出11名同学(本校7人、分校4人)作为本期赴台交流生,参加为期4个月的赴建国科技大学交流学习项目;其中申屠靖凡、孙鑫、刘金洋3名同学为本期优秀交流生。在与建国科技大学继续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我校还拓展了与“开南大学”及“明新科技大学”2所台湾高校的合作。
七、存在问题及思考
虽然我校在以上各项工作中取得进步,但无论是与高水平兄弟院校相比还是对照学校“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建设具有省级示范水平的高职院校目标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高职教育理念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发展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正高级高层次人才偏少,师资结构与整体水平有待继续提升,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完善,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度还有待于深化,对外合作办学缺项较多,人才培养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照省教育厅观测学校办学水平的计分表(附件3)和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附件4),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好地完成“对标找差”,不断改进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今后,我校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结合学校制定并出台实施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转型发展、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错位竞争、特色办学的思路,抓住全面入驻溧水新校区的契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拓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渠道,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培训与社会服务力度,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着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我诊断自主改进的能力,努力向省高水平高职院校迈进。
附件1:创新举措
创新举措1:【教务处积极探索构建专业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专业的设置与管理,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校积极探索构建专业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选取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实习条件、质量工程、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社会影响力等专业建设重要指标,采用客观数据结合专家评分方式,加上合理权重得出各专业建设水平区间,为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专业设置与管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引导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地区、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新举措2:【财金与商贸学院推广毕业论文“双导师制”和企业答辩制度】
2016-2017学年,财金与商贸学院(含原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群与原财会金融系)继续推广毕业论文“双导师制”和企业答辩制度,各专业积极选择优秀合作企业开展实习生企业论文答辩活动,并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
创新举措3:【工程与信息学院创新师资培训形式、构建多层次实践内容】
工程与信息学院邀请企业项目经理以实际项目案例进学校,对学院相关教师进行级项目框架开发及相关核心技术进行培训,其培训与行业、企业动态紧密结合,提高了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我院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在“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中充分考虑到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开发学生的创新与独立思考并运用在实践操作中的能力。借助第二课堂讲座、企业平台、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企业参观等手段,提供一切便利及实践项目的机会,充分锻炼本专业学生全面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职业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创新举措4:【旅游管理学院创新订单式“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依据学情定模式,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相一致。学院创新总结出订单式“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施中获得显著成效,使专业水平、实力、特色和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对南京现代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作用。
2、依据企业作订单,使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企业需求相一致。学院与南京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这种多学期、分段式、灵活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理论与企业技能相融合。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进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强化,理论学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现着螺旋式认知与阶段性提高,成为理论实践兼顾、能力素质相长的开放式职业教育模式。
3、依托“古南都工程”建设成果,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取得突破。学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获得历史性突破,立足“专家进课堂”的教改方向,基于精品课程建设资源互补驱动,使“古南都工程”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发挥于“古南都班”的教学进程中,更普及至全院学生。
4、依托稳定性校企合作,形成共建专业的长效机制。学院依托十余家稳定性校企合作单位,职业岗位(群)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专家进课堂,教学在现场,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现实企业技能领域与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
5、依托师资联动,拓展校企“双导师”制度平台。学院建立“双导师”育人机制,在论文指导中创新设置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校企导师引导学生以服务管理实践为选题,将论文写作与实习经历紧密结合,利用企业的经营设施及实习条件完成论文。毕业论文答辩会走进校企合作单位,引导企业导师共同为实习学生的毕业成果把脉,打破了单一的校内评价体系,成为衡量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创新举措。
创新举措5:【文创艺术学院构建“三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紧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通过对文创产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构建“三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设计与艺术并重”,创新“能设计、会管理、擅工艺”的人才培养特色;“素质与技能并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受欢迎”的技术技能人才;“展赛与实践并重”,创新“办展览、促竞赛、推实践”的教学特色。培养在艺术设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双创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展创意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丰富设计的内涵与思想。
创新举措6:【社会管理学院创新“四方联动、项目运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四方联动、项目运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融通、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一致,通过“项目认知—项目跟学—项目策划—项目演练—项目反思”的阶梯式五级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人才。
2、推进项目化课程开发,加大内涵建设
以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为抓手,创新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专业群与企业合作,陆续开发了《项目开发与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婚礼策划》、等20多门课程。
3、深入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机制
2016年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项目;2017年与四家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协议,建立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公共管理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附件2:经典案例
案例1:【旅游管理学院构建岗前、岗中、岗后的三维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1.岗前管理(岗前动员)
5月初,各实习单位分批进校宣讲,与学生 “零距离”互动交流,企业和学生形成双向选择,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入职前的安全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识。
|
|
与苏宁南京分公司合作筹建企业订单班 | 沃尔玛为学生做顶岗实习宣讲 |
2.岗中管理(岗中管理与监控)
7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实习单位,学院实行多层次的顶岗实习动态过程监控。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校外指导教师各司其职,通过巡视、座谈会、单独交流等方式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
|
学生实习场景 | 系领导、指导教师走访实习单位 |
3.岗后管理(岗后总结与评价)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实习考核生,评选出优秀实习生,系及时总结实习经验教训。
|
|
专业建设理事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 | 学生毕业实习报告会 |
案例2:【财金商贸学院破顶岗实习供给侧难题,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6月13日,为破解各专业顶岗实习的供给侧难题,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财会金融系教师走向就业市场,直面企业需求,参加了2017长三角(昆山)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暨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生就业安置对接洽谈会,会场上与各用人单位积极洽谈,对口碑良好、就业质量较高、供需对接可能性大的企业予以详细登记和重点关注。7月1日,安踏集团、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垦荒人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应邀在晓庄校区联合举办了一场实习专场宣讲及面试会,最终有近40名学生签署了实习协议。这一活动既促进了我系毕业生顺利实习和就业,同时也体现了主动服务长三角地方和行业需求的职业教育理念。
案例3:【旅游管理学院“双导师”育人机制】
旅游管理学院“双导师”育人机制是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联合培养学生的育人模式,最大特点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更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现代教育理念。
“双导师”育人机制的核心本质是学生同时从学校、企业得到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双重指导,校企合作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职业操作能力,能吃苦、会操作、留得住、出业绩、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基层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人才。这一过程中,校内导师着力于专业课程辅导、校内实训教学、职业发展探索等方面,企业导师则侧重于学生的岗位能力训练、职业素养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双导师制”开辟了工商管理系各专业“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习上岗”的就业直通车,是指导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从课堂走向岗位、从理论迈入实践的坚实桥梁。
企业导师实习实训单位现场授课
案例4:【文创艺术学院产学合作促发展,协同创新有奇效】
为促进专业建设与国际企业对接,提升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文创艺术学院积极参与教育部高教司、苹果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依托苹果公司与我院共建实训室——“智慧(数字)美术教室”,顺利获批《基于iPad Pro智慧(数字)美术实训室的 Graphic Design创意与平面设计iTunes U课程建设项目》,由苹果公司立项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由高校具体承担项目研究工作。该项目大多与本科院校进行合作,高职院校我校为唯一一家。通过该项目对国内外文化创意相关课程建设、开发与创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改善学生实习实践条件,借此条件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并屡获佳绩。
我校《基于iPad Pro智慧(数字)美术实训室的 Graphic Design创意与平面设计iTunes U课程》项目获批2016年高教司-苹果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证书。
案例5:【文创艺术学院产教融合,营造“工匠精神”】
学院积极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环境;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政行企校共建“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实训基地”,加强“工匠精神”实践;通过校企融合,建立“大师工作坊”、构建“工匠精神”人才智库。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慢城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26名学生历经三个月的辛勤努力,最终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公益奖1名、优秀奖2、网络人气奖12名。
我院学生参加“慢城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案例6:【文创艺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Autodesk培训认证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017年4月,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建立“Autodesk培训认证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该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校内外专家论证,受到一致肯定。
“Autodesk培训认证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设计公司以及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实践当前主流软件在艺术设计项目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三维建模与渲染和CAD制图的能力;并以行业为标准,将授课内容与认证考核内容有机融合,客观地表现学生真实水平和职业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案例7:【社会管理学院与四家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协议】
2017年7月18日,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磋商,社会管理学院与四家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创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课程即项目”、“毕业即就业”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中关村互联网双创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院合作培养智慧城市急需的绿色建筑运管师;文秘专业与南京亚伟速录会议服务中心合作培养庭审速录、会议速录高级秘书人才;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南京皇家婚礼顾问中心合作,培养高端婚礼创意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银城集团东方颐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老年健康管理、活动策划、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案例8:【社会管理学院以文秘速录国赛为契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2013年,学院与南京亚伟会议服务中心合作、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文秘速录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双方以此为契机,深入合作、探索创新高素质文秘速录人才培养。2014年,我院派企方张勤老师参加“速录教学与应用能力提升”国培项目,贺明瑶老师接受企方速录技能培训。2015年,组建文秘速录国赛集训队,校企双方为集训队队员优先推荐法院、媒体、速录公司工作。2017年,我院与企方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创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课程即项目”、“毕业即就业”的文秘速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案例9:【社会管理学院践行现代学徒制度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
2016年8月,学院成功申报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与南京亚伟速录会议服务中心开始探索采用现代学徒制,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创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课程即项目”、“毕业即就业”的文秘速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张勤、圣瑾辉等四位师傅带徒弟为中国(南京)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紫金峰会、中俄跨境电商大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会议和节目做速录服务,累计完成速录文稿100多万字。师傅们手把手教学徒如何克服训练瓶颈突破自我、如何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步工作、如何在会议结束后便能提交完美的速录文稿,将精益求精、执着坚持的“工匠”精神传承给学徒。
企业师傅带学徒为中国(南京)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紫金峰会做现场速录服务
案例10:【社会管理学院探索现代学徒制 打造特色新专业】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迎来首届毕业生
2017年6月,江苏省唯一的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迎来了34名毕业生,这是我院与皇家婚礼研究院、南京市总工会宁工培训中心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打造的特色专业第一批高端婚庆创意人才。我院的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现了“四新”特点:
一、服务民生,专业新:婚庆民生服务市场需求、首开婚庆专业;二、岗位对接,课程新:校企联合开发九门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引入若干企业特色培训课程;三、现代学徒,师资新:与皇家婚庆研究院等深度校企合作,进行师徒结对,深度联合培养;四、学习实践,路径新:组织学生观摩学习婚礼,在婚礼策划师、主持人、督导、搭建师等岗位上进行实战,校企共同指导参加民政部全国礼仪主持人、采用 “婚礼秀”的方式进行毕业作业答辩。
2017年4月12日《南京晨报》A3版整版报道:首届婚庆专业大学生毕业遭秒抢
案例11:【社会管理学院以“学徒制”为抓手 助力专业创新创业】
婚庆专业试行“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一半时间由“南京金牌司仪”团队集中授课,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另一半的时间跟着行业师傅在具体岗位上进行专业对口观摩和实践;2015年12月,学校、行业师傅和学生签订三方师徒结对协议,行业师傅开始手把手传授婚庆司仪、婚礼策划师的行业经验和个人“绝学”;并带领徒弟参加婚庆类文化沙龙活动,指导学徒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2016年9月徒弟们开始独自承接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中低档婚礼司仪服务项目,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2017年6月毕业时,两个徒弟联合电视台的主持人共同成立了莳光主持人工作室,致力于倡导先进婚礼理念,推动婚嫁行业新风向,行业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日渐上升。
2017年4月香格里拉酒店参加中国结婚产业金标奖颁奖活动
案例12:【工程信息学院以赛促学 拓展专业深度】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得到全国高校广泛认可的、高规格的全国性大学生软件编程比赛。2017年3月,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 1200余所高校的 4 万余名选手报名参加了第八届蓝桥杯比赛省赛个人赛的角逐。工程与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专业从专业社团中遴选优秀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最终2015级学生陆从天、黄松豪、王杰和朱永胜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和三等奖(2名)。同时陆从天也获得了参加全国总决赛资格,在2017年5月份参加了在北京大学的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我院有目标地建设专业社团,社团指导老师设置成“双导师制”,分别是校内导师和企业专家组成。通过双导师的协同互补指导,显著拔高了学生的专业高度,既能在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也能够最终使学生成为具备高水平和技能素养的专业人才。
2016年12月 蓝桥杯备赛计划
第八届蓝桥杯比赛获奖证书(总决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
案例13:【工程信息学院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新升级】
2017年5月-7月,工程与信息学院12名学生经过校级资格赛、赛区选拔赛暨全国高职组总决赛,最终荣获“2017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高职组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快速的适应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对接互联网与信息产业相关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与开发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IT技术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产教融合的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升级。
参赛学生全体合影与竞赛获奖证书
附件3:
表1 计分卡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1400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1 | 就业率 | % | | |
2 | 月收入 | 元 | | |
3 |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 | | |
4 | 母校满意度 | % | | |
5 | 自主创业比例 | % | | |
6 | 雇主满意度 | % | | |
7 | 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 | % | | |
表2 资源表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1400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1 | 生师比 | — | | |
2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 | | |
3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 |
4 |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 m2/生 | | |
5 |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个/生 | | |
6 |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 Mbps | | |
7 |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 门 | | |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 门 | | |
学校类别(单选):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院校() 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表3 国际影响表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备注 |
1400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1 | 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一年以上) | 人 | — | — | —— |
2 | 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 人日 | — | — | —— |
3 | 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 | 人日 | — | — | —— |
4 | 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 人日 | — | — | —— |
5 | 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 | 人 | — | — | 填报格式:××(姓名)在××(组织名),担任××职务;逐一列出 |
6 | 开发国(境)外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数 | 个 | — | — | 填报格式:××标准被××、××认可;逐一列出 |
7 | 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 项 | — | — | 填报格式:××(姓名)在××(大赛名),获××奖;逐一列出 |
| 表4 服务贡献表 |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00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人 | | |
| 毕业生人数 | 人 | | |
| 其中:就业人数 | 人 | | |
| 毕业生就业去向: | — | | |
| 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 人 | | |
| B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 | 人 | | |
| C类:到500强企业就业人数 | 人 | | |
| 2 |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 万元 | | |
| 3 |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 万元 | | |
| 4 | 技术交易到款额 | 万元 | | |
| 5 |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 万元 | | |
| 6 | 公益性培训服务 | 人日 | | |
|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省级( )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 其他( ) |
表5 落实政策表 |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001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1 |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 元 | | |
|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 元 | | |
|
2 |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 人 | | |
|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 人 | | |
|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 人 | | |
|
3 |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 万元 | | |
|
4 |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 元 | | |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 |
|
5 |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 元 | | |
|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 |
|
6 |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 课时 | | |
|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 元 | | |
|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 元 | | |
|
附件4:2018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现代化平台监测指标
一级 指标 | 监 测 要 点 | 目标值 | 调查内容(数据值) | 权重 | 实际值 | 填报 部门 |
教育 公平度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省定补助标准受帮扶比例(%) | 100% | 按省定补助标准受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人): | | 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人): | | 1 | | | |
身心发展困难学生受帮扶比例(%) | 100% | 受帮扶身心发展困难学生数(人): | | 在校身心发展困难学生总数(人): | | 1 | | | |
教育 质量度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普及)率(%) | 100% | 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 — | — | 1 | | | |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95% |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人): | | 在校毕业生总数(人): | | 0.6 | | | |
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 | ≥95% | 上学年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学生数(人): | | 上学年普通高校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人): | | 3 | | | |
教育 开放度 | 学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四技服务”收入年增长率(%) | ≥10% | 当年学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四技服务”当年收入(万元): | | 上年度学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四技服务”收入(万元): | | 1 | | | |
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基地年增长率(%) | ≥10% | 当年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基地数(个): | | 上年度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基地数(个): | | 1 | | | |
高校学分互认比例(%) | ≥10% | 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并取得学分的人次总数(人): | | 在校生总数(人): | | 2 | | | |
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比例(%) | 100% | 学校体育馆是否向社会开放: | | — | — | 1 | | | |
高校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比例(%) | ≥1.5% | 高校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数(人): | | 专任教师数(人): | | 0.4 | | | |
高校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 ≥20% | 具有1年及以上(累计)海外学习、进修、工作经历的教师(人): |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 0.8 | | | |
高校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 | ≥3% | 具有在海外学习(含实习)3个月以上经历的学生(人): | | 在校生总数(人): | | 0.8 | | | |
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 | ≥20% | 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中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核心课程数(个) | | 该专业核心课程总数(个): | | 1 | | | |
智慧校园比例(%) | 100% | 是否达到智慧校园省定建设标准: | | — | — | | | | |
教育 保障度 |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 ≥85% | 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任教师数(人): | | 高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人): | | 0.5 | | | |
高职教师研究生率(%) | ≥85% | 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数(人): |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 0.2 | | | |
生师比(%) | 18:1 | 普通高校折合在校生数(人): | |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人): | | 0.4 | | | |
教育 贡献度 | 高校专任教师人均发明专利授权数 | — | 当年高校全校专任教师发明专利授权数(个): | | — | — | 0.4 | | | |
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 | ≥80% | 实现转化的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数(个): | | 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总数(个): | | 2 | | | |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70% | 截至9月1日高校已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数(人): | | 毕业生总数(人): | | 0.5 | | | |
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 ≥90% | 截至12月31日高校已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数(人): | | 毕业生总数(人): | | 0.5 | | | |
来稿请寄(送):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新街口校区213室、晓庄校区行政楼408室)
联系电话:025-82212160、85395007
电子邮箱:0017@njou.edu.cn